党史学习教育 | 三部《简史》选学(十)

作者: 时间:2021-11-13 点击数:

建党100周年学习三部《简史》

为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不断深化“四史”的宣传教育,引导我院师生牢固树立正确历史观,更好的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yh86银河国际学党史专栏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改革开放简史》《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简称三部《简史》)为学习重点,辅助大家学好历史、用好历史、学用结合,有力促进学史视野更开阔、明史脉络更清晰、思史理解更全面。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选学0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拓进取、阔步前行。

人大对外交往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不断加强和改进人大对外工作,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坚决维护国家利益。

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立足政治机关定位和立法机构职能,积极发挥人大对外交往特点和优势,着力增强人大对外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统筹性。

2019年5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委员长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外交思想。委员长会议组成人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精神内涵、战略影响和巨大功效,把思想和行动紧紧统一到这一重要科学思想上来,并就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人大对外工作提出要求。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以落实国家元首共识为首要任务,全面加强同各国立法机构交流,深化与多边议会组织合作,积极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外事局负责同志介绍,自2018年3月至2020年初,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计派出144个团组1360人次,访问85国和欧洲议会,出席国际会议59起;接待来自76国和两个多边议会组织共111个团组1401人次访华。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阻碍了传统“面对面”对外交往的正常开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积极应变、开拓创新,探索对外交往新形式、新平台、新渠道,对外交往呈现线上线下一体、新老渠道并进的蓬勃新气象。截至目前,已举行双边线上交流活动124场,以视频方式出席国际会议83起,开展通话21次,外交信函往来1100余件,出席线下外事活动42起。

讲好中国故事呈现制度优势

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向国际社会广泛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好中国民主法治故事,介绍中国道路和中国制度,是全国人大对外交往的重要内容。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同各国议会领导人、议员、法学界人士等交流中,深入阐述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体系和理念精髓,从立法、监督等具体方面的工作进展和经验举措入手,讲好中国法律制度特点和优势,树立我公正、民主、高效、透明形象,展现中国全面依法治国和民主法治建设成果,引导国际社会了解和认识“中国奇迹”“中国之治”背后的法治支撑。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对外展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组派全国人大西藏代表团赴有关国家和地区访问,宣传阐释我国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介绍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组织数十位基层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人大代表参与全国人大对外交往活动,亲身讲述自己的履职故事,特别是参与脱贫攻坚、一线抗疫和复工复产的鲜活经历。安排外国议会人士考察基层立法联系点,同省、市、县、乡各级人大交流座谈,全方位呈现“全过程人民民主”。

深化友好往来维护多边主义

近年来,全国人大成立了131个对外友好小组,与22个国家议会和欧洲议会建立了定期交流机制,与近190个国家和地区议会保持交往与联系,与50多个国家议会签署了友好合作协议。积极发挥增进了解、赓续友谊、沟通政策、凝聚共识的作用,为稳固促进国家间关系、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注入人大力量。加强与“一带一路”合作国家立法机构的沟通交流,巩固民意基础,夯实法治保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大各层级在对外交流中,交流分享中国抗疫成功经验,宣介中国开展国际援助成果,全力引导国际社会公正客观认识我抗疫成就和对国际抗疫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推动各国议会支持团结合作抗疫和疫苗公平合理分配。

与此同时,全国人大在多边议会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0年8月1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首次以视频方式参加国际会议——第五次世界议长大会并发表讲话,关于“携手抗疫,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得到与会各方高度认同、积极评价。全国人大在多边舞台上广泛宣介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积极呼吁各国议会一同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深入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以人民为中心”等中国理念、中国主张,中国倡议、中国方案得到广泛响应,多次写入多边会议成果文件。

加强对外发声维护国家利益

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严峻的舆论斗争形势,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立法机构,在涉台、涉疆、涉港、涉藏、涉疫情等问题上亮剑发声,坚决同危害毁损我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错误行径进行法律的、政治的、外交的斗争。

2020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通过后,全国人大以双边友好小组组长名义向93个国家议会和欧洲议会广发信函,阐法释理,正声辟谣,有力增进了国际社会对我维护香港国家安全采取的合法正义举措的正确认识,争取了有利国际舆论环境。针对有关国家操弄情报溯源,友好小组再次集中对外发声,强烈呼吁国际社会坚持科学溯源,反对溯源政治化、污名化做法,得到广泛支持。

不断完善涉外发声工作,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言人、外事委声明和外事委发言人、法工委发言人等名义对外发声39次,十三届以来已发声26次,涉外发声的力度和实效进一步增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言人两次就美国国务院宣布制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发表谈话,深入揭批美方的政治霸凌和双重标准,表明我坚决反对美方以香港事务为借口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严正立场。境内民众一致谴责美国政府的卑劣行径,普遍支持全国人大发声表态,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尊严。”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说。

此外,外事委、法工委多次就美国国会“台北法案”“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香港自治法案”“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对等进入西藏法案”“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以及欧洲议会外委会涉台报告等发表声明、谈话,以事实和法理驳斥美欧议会的诬蔑攻击。

《改革开放简史》选学02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迫切需要党在深刻分析基本国情、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遵循什么样的基本路线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作出明确回答。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赵紫阳作题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大会审议通过了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

大会的突出贡献,是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大会召开前夕,邓小平指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就我们国家来讲,首先是要摆脱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他还明确提出:“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

党的十三大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大会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人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成为我们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为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新的认识出发,大会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概括起来说,它的主要内容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实践证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个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党的十三大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制定了“三步走”现代化发展战略。这是根据邓小平关于中国实现现代化步骤的战略构想提出来的。早在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既已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此后,党的十二大确定了分两步走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的战略目标。1987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副总书记、政府副首相格拉时,明确提出“三步走”现代化战略设想。这一战略设想在党的十三大上得到确认。党的十三大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对中华民族百年图强的宏伟目标作了积极而稳妥的规划,既体现了党和人民勇于进取的雄心壮志,又反映了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的科学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重大成果。

大会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伟大意义,指出,60多年来,在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结合的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新中国成立30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大会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方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作了归纳和概括,从而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有了更清晰的轮廓。

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党的十三届一中全会选举赵紫阳、李鹏、乔石、胡启立、姚依林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赵紫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邓小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批准陈云为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乔石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党的十三大以后,邓小平不再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职务。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仍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关注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继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按照党的十三大的部署,1988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深化企业经营机制改革为重点。这年2月,国务院颁布《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

包经营责任制暂行条例》。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对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的改革原则,作了更为明确的规定,为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私营经济的法律地位得到确认。

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大。1988年3月,国务院决定适当扩大沿海经济开放区,新划入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有140个市、县,包括杭州、南京、沈阳3个省会城市。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批准设立海南省和建立海南经济特区,体现了党中央加快改革开放的魄力和决心。从此,海南这个祖国美丽的海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进入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历史新阶段。

在全面改革的推动下,1984年至1988年,我国经济加速发展。五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1%,工业总产值达6万多亿元,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在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系列不稳定、不协调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通货膨胀加剧,社会生产和消费总量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等。党和政府力图探索新路子加以解决。1985年初采取了“软着陆”方针,即以较缓和的办法逐步使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恢复平衡,但未能达到预期效果。1988年夏季准备进行“价格闯关”,全面推进价格改革,放开价格。8月举行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准备用五年左右的时间解决价格问题。尽管方案没有正式实施,但消息传开后,引发了人们的高通胀预期和恐慌心理,触发了全国性的挤提储蓄存款和抢购商品的风潮。

面对这一严峻局面,1988年9月下旬,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决定从加快改革步伐转向其后两年以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为重点,强调价格改革不能孤军突出,改革必须是全面的配套改革。根据这一决定,国务院采取一系列措施,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社会总需求,加强对物价的调控和管理,整顿经济方面特别是流通领域中的各种混乱现象。

经过一年左右的治理整顿,过旺的社会需求得到相当程度的控制,但国民经济发展的难关尚未渡过,一些深层次的结构和体制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选学03

马克思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他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吸纳了前人的思想精华,对社会主义问题作出了科学阐释和论证。有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才有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广泛建立,才有了社会主义运动的世界性拓展,也才有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东方国家的相继确立。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思想成果,是马克思奉献给人类的思想武器。它不仅实现了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性变革,也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极大改变了世界的整体面貌。

马克思将“空想社会主义”变革为“科学社会主义”

在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之前,欧洲社会已经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流派,其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当属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人的社会主义思想。在他们的思想中,社会主义是人类永恒正义的体现,无产阶级只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受苦最深的社会群体。他们拒绝一切政治行动,特别是一切革命行动,始终幻想通过思想宣传、典型示范、社会劝导等方式来实现他们的救世方案。他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局限于道德上的谴责,对社会主义的论证局限于价值上的判断。在马克思看来,他们是社会主义先驱者,其思想主张是“空想的社会主义”。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者,马克思是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的阐释和论证不仅依赖哲学反思还根据自身的实践,并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立论基础,由此马克思超越前人、突破陈规,实现了对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性变革,发展出了全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让“空想社会主义”变革为“科学社会主义”。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并开始影响世界的重要标志。此后,马克思一方面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不断总结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不断的补充、完善和发展。他相继撰写的《资本论》《法兰西内战》和《哥达纲领批判》等重要著作,都对社会主义问题进行了深刻阐释和论证,科学社会主义逐步成为一个完备的理论体系。恩格斯曾明确指出:马克思是“第一个给社会主义,因而也给现代整个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基础的人”。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为了顺应历史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探寻消除阶级对立、阶级压迫的途径,彻底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的思考,始于对无产阶级的关怀,对无产阶级生存状态的深刻认识。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是马克思一生的不懈追求。在马克思看来,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进而实现人类的解放,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由此,社会主义为什么能够必然产生、社会主义怎样才能产生、社会主义产生以后要经历什么样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有什么样的本质规定和基本特征,也就成为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着力阐释和论证的焦点问题。

社会主义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社会冲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不断推进,必然导致社会主义的产生。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走向高级的发展过程。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它创造了比以往更为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但又因自身制度对生产关系的局限难以继续驾驭这种生产力,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冲突日趋明显。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一方面神奇地发展了社会的生产力,但是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它同自己所产生的社会生产力本身是不相容的。它的历史今后只是对抗、危机、冲突和灾难的历史。”因这种矛盾和冲突而造成的历史暂时性,也就成为资本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与此同时,生产社会化的不断发展,已经使生产资料变成由劳动者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使生产也变成了社会化的活动,这样的变化实际上已包含着由社会来占有生产资料、由劳动者来支配劳动成果的客观要求。这种情况充分表明,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实现利益上的共有共享,不是人为的设定,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在印证着这一点。

推动社会主义的实现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推动社会主义的实现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先进生产方式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个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最后消灭阶级。”社会化大生产在促使无产阶级形成的同时,也把无产阶级训练成为一个组织性和纪律性很强的阶级。这个阶级也是人数众多的一个社会群体,它的利益要求,代表了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所以,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必须建立自己的政党,这样“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无产阶级进行的社会革命是变革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基本途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社会革命必然会有不同的方式。马克思认为:“工人总有一天必须夺取政权,以便建立一个新的劳动组织……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断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到处都应该采取同样的手段。我们知道,必须考虑到各国的制度、风俗和传统;我们也不否认,有些国家,像美国、英国……工人可能用和平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社会主义的发展也要经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以后,要有一个对经济社会和人的思想观念进行改造的过程。马克思把这个改造过程叫作“革命的转变时期”,后来人们称之为过渡时期。建立新型国家政权,是实行社会改造的前提,马克思把这个新型国家政权叫作“无产阶级专政”。随着过渡时期的结束,人类社会也就进入一个新的发展过程。马克思把这个未来新社会称为“共产主义社会”。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全面考察了新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问题,第一次明确地把未来新社会划分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他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还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等各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而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将在自身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消除旧社会的一切痕迹。从第一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财富不断积累的过程,是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人的精神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

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未来新社会的核心问题,也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他在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还把未来社会直接称为“自由人联合体”,并强调它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实现了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也就是实现了人类的彻底解放。在明确这样的本质规定的同时,马克思还特别强调,未来新社会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要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他认为,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未来社会建立和发展的前提。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只能导致贫穷的普遍化,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由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把资本变为社会的资本,一方面是适应生产社会化的要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了消除社会两极分化,奠定社会平等的基础。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社会生产,这种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马克思还明确强调,建立公有制,并不是把个人财产变为社会财产,也不是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是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随着公有制的建立,社会和国家也会发生一些实质性的变化,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将逐步消除,人与社会的关系将出现和谐的状态,国家将由对人的统治逐步转向对社会和生产的管理。

在论证社会主义问题的时候,马克思并没有用“社会主义”这个概念,而是选用了“共产主义”概念。在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在他自己撰写的《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马克思都是用“共产主义”这个概念来概括自己的思想主张。同时,马克思还把无产阶级革命称为“共产主义革命”,把无产阶级政党称为“共产主义政党”,把代替资本主义旧社会的未来新社会称为“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一生中很少用“社会主义”这个概念,他在使用这个概念时往往会加上“革命的”或“科学的”词语加以限定。马克思之所以把自己的思想主张称为“共产主义”,主要是为了同当时其他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相区别,也是为了强调无产阶级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的彻底的社会革命。1890年恩格斯在为《共产党宣言》撰写的德文版“序言”中曾对此作过明确的解释。19世纪70年代以后,马克思也开始把自己的思想主张称为“科学社会主义”。他明确强调,“‘科学社会主义’,也只是为了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立才使用”。在马克思思想中,“共产主义”概念等同于“社会主义”概念。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论证,也就是对社会主义的论证。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已有170年,沿着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的脚步,今天的中国,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和重大发展。可以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为解决人类发展问题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版权所有:yh86银河国际(China)官方网站|BinG百科 网站:www.yhhls.com

Baidu
sogou